翻天鑒

十九章 不瘋魔不成佛

請訪問:

修者除了天賦的資質,傳承的法統外,更需要有大決心、大毅力才可能修煉有成。

人到夜晚天生的秉性便是要睡覺,想要違背天性用修行替代睡眠,修煉的法門奧妙,也是逆天而行,難免會生出種種不適感覺,煎熬、折磨人的意志。

張還生整整一夜盤腿坐在床上,足足修煉了四遍《龍象根本經》,之后下床強忍著瞌睡之意,又修習了一陣子的《玄功》,終于聽到遠處府城中傳來了辰時的鐘聲。

至此刻一天的修行才算是結束,他收功之后竟腦袋一昏,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昏昏沉沉許久才站起身來。

“得要提提神才行。”打著哈欠,張還生嘴巴里低聲嘟囔著想了想,大步走出瓦舍,在附近一口山石砌成的深井中打了冷水,從頭澆下,凍的渾身直打冷戰,精神卻是一震。

之后他滿意的打了桶水回到瓦舍,用青鹽搓洗了幾遍牙齒,又用皂角洗了洗臉,便拿起漆盤,迎著初升的太陽向飯堂走去。

吃過早飯,是南陽慈濟堂中孤兒的習文時間,因為司堂清廉,從不貪墨公用銀子,所以請的坐師足有六位之多。

張還生從懂事起就在大須彌寺做沙彌,每日里除了做些擔水、砍柴的粗活打熬筋骨,磨練意志外,便是冥思修行,吟誦經文。

他因為拾到上古大德的石缽,一有空閑就偷偷觀想大威天龍、智慧寶象。

那大威天龍倒還罷了,智慧寶象卻是釋教之中最明心通慧的法相,觀想之中暗增了張還生無數智慧,習文極快,此時不要說炎黃通用的楚字,便是中古篆文,釋教誕生之地的天竺梵文,他都異常精通,更寫的一筆好字。

不過學問藏在腹中不顯露時,誰都瞧不出來。

張還生一副四尺不到的孩童樣子,誰都想不到竟然如此博學,加上他又是剛被送至慈濟堂中,第一次上早課,自然被送到了教授最基礎學問的教習面前。

一間寬敞明亮,四面通風的大室中鋪著一方方的草席,五、六十名年齡不一的孩童在席子上席地而坐,面前擺放著一張張簡陋的矮幾,矮幾上則放著筆墨紙硯。

大堂前方一處青石砌成的三尺石臺上,一個留著山羊胡子,身穿青布文士長袍的干瘦中年男子在張老舊的紅木矮幾前長身而立,居高臨下的望著張還生,慢條斯理的問道:“童子可開蒙否?”

“啟稟教習,小子因為父喪母亡得了離魂之癥,前事盡數忘了。”張還生恭恭敬敬的答道。

人族尚武,諸國民間風俗皆是讀書不如習武,習武不如修法,那先生一個慈濟堂的文字教習,自然不是什么高尚身份,雖然不上歧視卻也難受多少禮遇。

此時見張還生說話極為有利,模樣又低眉順目顯得幼小可愛,不由得大起憐憫喜愛之心,搖頭說道:“哎,淪落到這慈濟堂的多是孤兒孽子,偏偏你又多了一層的磨難,真是可憐,既如此,我就從頭教你吧。

記得我名叫蘇振昌,以后便是你的蒙師了。”

“是,先生。”張還生聞言恭恭敬敬的說道,然后便在教習的教導下裝模作樣的學習起啟蒙的《史籀篇》來。

那蘇振昌一邊單獨教張還生認幾個字,一邊教授其他學生,結果發現那張還生識字飛快,普通孩童一日認識十幾個字便算聰慧,他卻不過幾盞茶的時間便識得了幾十個字。

而正在蘇振昌為此震驚之時,張還生臉上突然露出痛苦之色,額頭上無端沁出豆大的汗珠,顫聲說道:“教習容稟,小子得了離魂癥后,便經常受那頭痛病的折磨,一旦發生便頭疼欲裂,看了多少名醫都藥石妄治,反而越發嚴重,只有臥床休息,緩緩養神才得疏解。”

如果是其它頑皮學生如此模樣,蘇振昌先便會覺的是在裝病,絕不可能輕易放過,可他對張還生卻印象大好,想也不想便急聲說道:“既如此你便回去修養吧,若不好千萬不要硬撐著,夏司堂仁愛,堂中自有醫者給汝等治病。”

“是,多謝先生提醒。”張還生聽了起身深施一禮,捂著腦袋走出塾堂揚長而去。

學生中有頑劣者見他這樣便輕易便脫身,不由得鼓動起來,低聲嚷道:“先生好不公平,這新來的小子說病就病,說走就走,偏偏我們病了都是騙人。”

聽到這話,蘇振昌冷笑一聲道:“這新來的小子半個時辰便認識了三十五個字,你若是一天能識得十五個生字,便是不生病,我也任你去耍子如何。”

這話出口便是人人哀怨,也失了借口,只能唉聲嘆氣的老老實實繼續讀書,而張還生從此便有了早課不用上滿的自由,學上幾十個字,那深愛他聰慧過人的蘇振昌便會主動提醒愛徒不要耗神過度,自讓他離去。

而中午過后的習武時間,張還生也依樣畫葫蘆的以自己得了離魂癥,每日精力有限為由,活動一會子腿腳,便告假離去。

最初武教習們因為對他的印象,遠不如蘇振昌視其為得意弟子般愛惜,所以并不允許其天天請假早歸,直到張還生話語中點出自己是嘯風軍校尉親自送到慈濟堂中,這離魂癥也是嘯風軍中醫官做的診斷,此事又經慈濟堂中的差役頭子晏云高加以證實,才再沒有了阻礙。

就這樣花了點小小心機,費了七、八日的功夫,張還生就變成了整座慈濟堂中最自由的孤兒,每天除了到飯堂吃飯,再花費一個多時辰的讀書,打熬下筋骨之外,剩余接近十個時辰都空閑了下來

而因為他每次告過假后,從沒亂走連跑著玩耍,真的是呆在自己的瓦舍中閉門不出的修養,人們漸漸全都相信張還生真是因為得了離魂之癥,一用功便會傷神,傷神便需休息,本來便是有些不滿也都變成了憐憫。

對于這種改變,明心通慧的張還生自然能從別人望向自己的目光,對待自己的態度中感覺出來,心中雖覺暗覺好笑,卻也欣然接受。

只要能將時間都挪用在修行《龍象根本經》、《玄功》上,不要說被人看成了生了腦病的羸弱病童,就是瘋子、白癡,又有什么重要。

古語有云,不瘋魔不成佛,若是沒有這點任人評說,吾自孤行的態度,哪來得成佛作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