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國

第二百八十四章 子彈的問題

捷克的輕武器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口徑和德國的口徑完全一樣,雖然zb26輕機槍的火力持續性不高,但是,它也畢竟是一種輕機槍啊。

德國陸軍擴充的速度是相當快的,雖然一線精銳部隊可以裝備到先進的坦克,成為裝甲師,但是,二線的部隊,裝備就很差了,還是以毛瑟98k步槍為主力的,將這種機關槍裝備到二線的部隊中去,那就很不錯了。

而在另一方面,這款槍也要繼續出口,尤其是華夏,現在抗戰正酣,需要大量的武器,而德國也需要華夏的資源,這種時候,當然不能把這種槍的生產給停止了。

這些年來,德國和華夏的交易也一直在進行,德國的武器,出口給華夏,換回德國需要的各種資源。

“除了這款輕機槍之外,布爾諾工廠也要生產我們的更先進的武器。”希瑞克說道:“包括我們的mg34輕機槍,以及我們的6.8毫米沖鋒槍和子彈。”

現在,這種新的6.8毫米的沖鋒槍,經過多次的實驗,已經完成了定型,整體的構造,和后世的ak系列步槍非常相似,結構簡單可靠,故障率低,終于進入了大批量的生產階段。

現在,這款沖鋒槍,被正式命名為mp38沖鋒槍,這和歷史上的沖鋒槍已經完全不同。

這款武器,裝備到陸軍之后,一下子就受到了歡迎,武器的缺口相當大,靠著德國國內的輕武器制造廠,根本就滿足不了生產需求,所以,必須要放在捷克進行大批量生產的!

畢竟,捷克可是世界第二的軍工廠,加上捷克的產量,就足夠成建制地替換軍隊現有的毛瑟步槍了,至少要先把一線的精銳部隊給替換掉了。

而在大規模推廣這種沖鋒槍之后,需要的子彈數量,也會成幾何倍數地增長。

除了德國的生產線,已經開始生產6.8毫米子彈之外,作為第二的軍工大國,當然也要全面轉產6.8毫米子彈。

同時,7.92毫米子彈的生產線,也要保留一條,畢竟機槍,以及二線和狙擊手用的毛瑟步槍,還是7.92毫米的子彈的。

“我有一個想法。”看著這些歐洲最有名的軍工專家,希瑞克說道:“我們的子彈,可不可以用鋼來代替?”

子彈的彈殼和彈頭,都是銅的,現在雖然不用銅來做貨幣了,這東西也是一種比較貴重的金屬。

在干涉了西班牙內戰之后,德國也得到了很多的利益,比如,西班牙境內的礦產,幾乎被德國壟斷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里奧丁托銅礦,有了這個銅礦的礦產,德國暫時不用擔心銅的產量了。

但是,需要的地方也很多,比如,有關子彈。

這個時代的子彈,都是銅做的,彈頭,彈殼,都是銅。

主要的原因,就是銅的機械性能好。

子彈擊發的時候,會與彈膛和槍管發生摩擦,而且槍內有膛線,如果是硬金屬,說不定就卡主了,直接就炸膛了,或者對槍管的磨損很大,幾發就報廢了。而銅相對于槍身而言,質地就要軟許多,可以順利地發射出去。

而且,在發射完之后,比較容易抽殼,對自動步槍來說,這個更加重要。

其次,金屬銅的延展性也比較好,方便于制作子彈彈殼和彈頭,而且同時銅又具有一定的強度,能夠承受住子彈擊發時所需要承受的巨大沖擊力。

最后,就是銅不容易生銹,這也是個優點。

但是,這畢竟是銅啊!現在,隨著開始使用全自動的武器,對子彈的消耗會大大地增加,想要滿足帝國擴張的需要,那就要找到合適的廉價的替代品。

比如,用鋼來代替!

希瑞克看著下面人的驚訝的目光,繼續著自己的話題,他要講的,就是華夏的鋼芯覆銅和涂漆彈藥。

現在,繼續使用銅來生產,但是,也你現在所看的《》第二百八十四章子彈的問題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請百度搜:(冰雷中文)進去后再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