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國再起

第五百五十一章:天大的好事?

與秦通商不能斷,一斷就等于呂哲徹徹底底與秦國翻臉,那么呂哲治下不但會失去購置牧畜的渠道,連帶每季都要大量從巴蜀地區進購布匹的商業行為也要斷掉,那么對于呂哲的治下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

秦國滅不滅亡不在于呂哲,暫時他也沒有那么大的能力,但是避免秦國過早的滅亡對于呂哲這個勢力來說絕對是有利而無害的事情。

要是秦國過快的滅亡,呂哲會不會成為眾矢之的現在已經隨著楚國暫時的屈服而破解,但是齊、燕、趙這本來就聯合攻秦的同盟必然是會將矛頭指向呂哲,哪怕是不直接開戰,只是封鎖商路就夠呂哲喝一壺的。

同意秦國在戰時……至少是在陳郡的戰事中從治下購置糧秣乃至于是兵器等戰爭物資,那么列國那邊肯定也會提出相應的要求,拒絕任何一方都將引起連鎖反應,被動的選擇站隊問題。

秦國要打空聯軍的戰爭儲備,那么可以預定的是中原軍團的戰略重心會向南傾斜,增兵直至五十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還會不止五十萬秦軍南下,必然會隨著戰事的需要連續增援。

齊、燕、趙三國目前確定能匯集過去的兵力就突破百萬,按照十萬秦軍士卒就要列國出動二十萬乃至于是二十五士卒才能抗衡,五十萬秦軍士卒就要列國出動至少一百二十萬士卒對抗。那么總共的參戰人數還沒有到決戰階段就突破了一百七十萬。

戰事從下父城以南向整個陳郡,乃至于是泗水郡、南陽郡、碭郡、東郡蔓延是肯定的事情,那么魏韓算是徹徹底底的倒霉了。索性他們的主要人口和財帛已經在向南陽郡靠近南郡的南部轉移,不然就該落個殃及魚池被禍害死的下場了。

沒有發生戰事或者戰事規模不大的情況下,呂哲可以依靠打出來的威名震懾使諸國不可在魏韓領土交戰,但是戰事已經爆發且一開始就是二十多萬秦軍對上三十萬趙軍,這樣一來除非呂哲能拿出同時殲滅秦軍或是趙軍(該包含齊燕聯軍)的兵力和優勢,不然是怎么都阻止不了的了。

同意秦國在治下購買戰爭物資,必然也需要同意聯軍前來購買。否則就是表達出明顯的傾向,與之消停一段時間發展內政和繼續整軍的既定戰略不符。問題是合起來起碼一百七十萬人的戰爭物資。呂哲哪怕是想賣有那么多東西嗎?

“兩年都是連續大熟,去年又在春耕之前開辟二百三十萬傾,兩年包括民間繳納糧稅和軍隊所得,不包含那些已經調動或是用掉的糧食。各地糧倉之中的存糧該是在二千二百萬石與二千二百五十萬石之間。”蕭何匯報的時候滿滿都是驕傲的表情,他是管理內政的首席文官又當了半年的執政,這里面的收獲都有其功勞。

“三十五萬噸?”呂哲倒是沒有多么驚訝,南郡、蒼梧郡、衡山郡是貢獻的大頭,廬江郡、長沙郡、九江郡也貢獻了一些,至于閩南均和南海郡雖然沒有耕作卻是從百越那里搶了現成的提供的糧食比廬江郡、長沙郡、九江郡還要多一些。

九江郡因為戰亂很快平息生產并沒有被打斷,可是呂哲對那邊采取的是讓舒氏管理,算是變相的讓舒氏去貪去瞞,因此九江郡上繳的糧稅只是與戰火平息小半年恢復了生產的廬江郡差不多。長沙郡才被呂哲光復不足半年。這個郡連續燒了快兩年的戰火,期間又被閩越、甌越、南越蹂躪得不成樣子,到了該上繳糧稅的時候只是可憐巴巴的提交了七萬石的數量。

忘了說。呂哲的疆域之內從來就沒有什么免稅的說法,無論是什么情況,天災也罷也好,只要是有恒產者就該有相應的付出。所謂的恒產當然是有其財富,財富又包含了土地、商鋪等等任何能產生盈利的財產。對于恒產者講求的有收獲就有義務,對于沒有恒產者則是一粒米、一個銅板都不會征收。反而會大力的執行以工代賑模式。

可能是吃白飯的慣例還沒有被養成,既“不受嗟來之食”反倒比較深入人心。這年頭并無人覺得受災了官府不開倉放糧就是一個壞的官府。更沒有人拿這個來作為暴亂的理由(借口),平常官府只是讓他們去自救,到了呂哲治下官府會安排出路,說實話他們不但不以為苦還極力稱贊,也出自內心由衷的感激。

按照一人一天吃一斤的量,一百七十萬人一天就需要消耗一百七十萬斤,一場大規模會戰打上幾個月不奇怪,僵持起來打個幾年都算稀松平常,那么便是幾千萬斤的糧食消耗來計算。

最重要的是什么?戰爭的時候糧食并不能保證都是吃進士卒的肚子里,很多時候其實是在押解途中遭遇突襲不得不燒掉,個別時候儲存糧食的糧倉也不得不放棄焚毀,總得來說糧食消耗在這兩個突發事件上差不多會占到每場戰爭耗糧的十分之三四。這么一來對于糧食的消耗更多到誰也難以在事先計算,通常還是會要在實際需要上再虛浮一些額度。

“秦國是要消耗聯軍的戰爭潛力,恐怕……”蒯通想得很深,秦國必然會讓呂哲開條件,換取呂哲不向聯軍出售軍事物資的協議:“再則,天下亂戰,哪怕我們身處南方有足夠的耕地來保證糧食出產,但是誰又能預測將來會發生什么事情,怎么能將這么重要的軍事物資以幾百、上千萬石向外出售?”

呂哲卻是不以為意:“賣,為什么不賣?”

發戰爭財啊,這是僅次于天上掉金餅子最容易致富的美事,其實哪怕秦國不提起這個茬,他都會想方設法的讓任何一方來買。

“戰爭消耗的不止是糧食,糧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呂哲臉上的笑意怎么都掩飾不足:“除了糧食,兵器、皮革、衣物、藥物……很多都是在戰時需要的軍需。咱們治下哪個郡都是經過戰火摧殘的地皮,其中以長沙郡、廬江郡尤甚。”

長沙郡已經開始在恢復耕田,那邊的水產品亦是非常豐富,另外長沙也有不少好木頭出產,好的硬木是劍柄、戈矛桿、箭桿的必需品。

除了長沙郡有自己的特產之外,呂哲治下的各郡都有戰爭所需的物品,他不趁現在秦國需要列國也需要的時候扶持工業、農業,難道要傻乎乎的錯失用別人的錢來發展自己內政的良機嗎?

“可是,我們賣給敵……潛在競爭對手,那么未來的敵人多得一份強大一分,我們少了一份不是弱小一分?”蒯通說得非常激動。

什么思想啊這是?在幾乎所有人都反對的時候,呂哲腦仁開始有點疼了。

“在市場需要的時候,社會生產必然會根據需要進行自我的調整,然后……聽不懂?”呂哲情不自禁地揉了揉太陽穴:“好吧!你們之需要知道一點,我們因為需要量不多本來只有一家造兵器的,等待需要量提高的時候必然會出現第二家造兵器的作坊……,因為需要所以發展,現在是賣給了競爭對手一份,但是對手需要的越多,我們造兵器的作坊也會越來越多,而在兵器作坊增多的時候我們并沒有多少投入,建立兵器作坊的本錢都是那些競爭對手在向我們購買的時候提供的。所以,現在他們需要得越多,未來我們的產量就會得到多強的增長。我這么說,可聽懂了?”

講那么一套市場決定經濟的論點可能有點復雜,可是現代人誰不清楚美帝是怎么發展起來,還不是靠發戰爭財!問題是蒯通不是現代人,除了呂哲壓根就沒有一個現代人,逼的呂哲耐下性子虛構出那么一個國家出來,用還沒發生的歷史說故事,說得口干舌燥的時候,總算有人聽懂了,更多是半懂不懂!

“那么我們不但要賣還要大賣?”蒯通似乎有點暈懵,他就是沒搞明白一點,因為敵軍的需求量能增加自己這方的產能不假,可是東西是實實在在的給了敵軍啊?

“主上的意思是,現在是難得用他人的財帛來改善各郡內政的機會,我們可以根據各郡的實際情況來安排職能,既是各郡自己的特色,哪怕能一時間壯大敵人,可是對我們的好處更大。同時,我們因為產生加大,生產的數額達到一個量,必然會使得工藝更加完善,還很可能放發現新的技術,來提高產能的同時使產品優質化。”蕭何說得很輕聲,一字一頓,一板一眼,那雙眼眸要是能發光,射出來的絕對是激光。

呂哲那個愉快啊,蕭何不愧是專職內政的,果然是看得清楚想得透徹。

“……”蒯通轉了轉眼珠子,實際上他還是半懂不懂的。不過嘛,對內政專才的蕭何既然能那么興奮,他要是還不懂這件事情有天大的好處,那就實在是有負于智者的稱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