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變成了農家老太太

第415章:或許,這將是個契機?

后來,陳三石確實去了京城。

妻兒也都帶上了。

還去了一趟福澤省,瀧澤府,見了旦旦與裴念之。

“旦旦,你這都當上知府啦!厲害啊!”許久未見侄兒,他還是很高興的。

尤其是在外面,有種老鄉見老鄉的那種感覺。

哦,不只是老鄉,還是家人。

“旦旦可是榜眼,知府也只是暫時做做而已,當是歷練,遲早還會繼續往上升的。”許芳兒微微笑著。

“沒錯沒錯!”陳三石附和道。

陳旦旦擺了飯菜招待他們,笑了笑,“哪里,其實,知府也挺好的,能夠經常與老百姓打交道,我也挺喜歡的。”

“至于以后能不能升職,倒無所謂,我只想做一些比較有意義的事情。”

當下的這個事,他就覺得很有意義。

“我聽說,這個地方,在你來之前,可是挺糟糕的,沒想到,你才來沒幾年,就把這個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陳三石眼里透著欽佩,“看來,你不僅書讀得厲害,管理能力也很強啊!”

“也沒有啦,剛來的時候,我也是磕磕碰碰,就是磕碰多了,就找到了一些路子,然后才有的今天。”他也不是一開始就順利的。

而今的成績,也是歷經了很多的摸索。

跟著,他問了一下家里的情況,還有奶奶的身體情況。

陳三石說,家里一切都好。他爹還是和以前一樣,天天圍著家里的地轉,偶爾也會跑省城來待幾日。

至于奶奶,身體很好,雖然六十二了,但感覺變化不大,能吃能喝,時不時還會去集團開開會,聽取各部門關于工作的匯報,還會提出各種建議與要求。

陳旦旦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奶奶,畢竟上年紀了,而且過去數年還那么勞累,真擔心當年的勞累會影響到她的健康,而今聽三叔說,奶奶一切都好,這才放心。

“旦旦,話說,皇上為何不同意你回陽平省?”陳三石有點不解。

“可能,在外鄉,更能鍛煉能力吧。”陳旦旦笑了笑。

“說的也是。”陳三石道。

這一頓飯,吃得有點久,也聊了很多。

飯后,陳三石與侄兒單獨閑聊,不由問了一句,“你與念之,怎么還不要小孩?”

這婚,都結好幾年了。

都是老夫老妻了。

其實,他這次過來,也被裴崇毅塞了任務,過來催促陳旦旦與裴念之趕緊要孩子,不由頭疼。

他想起了自己以前被母親催促的事,說到底,有點不想催侄兒的。

他自己也是結婚了很久,才要孩子的。

所以,讓他來催這樣的事,他自己都覺得不合適。

不過,裴崇毅既然交了這個任務給他,他還是要說兩句的。

“這個事,早著呢。”旦旦道,“過兩年再說吧,三叔以前不也是要孩子挺晚的嗎?”

“我當年是因為太忙了。”陳三石狡猾地笑著。

“我也忙呀!”陳旦旦道,“不管是縣令,還是知府,幾乎每天都會有很多要處理的公務。”

而且,他還經常下鄉做調研。

可以說,與陳三石當年的忙碌相比,這個繁忙,也是不相上下的。

聞言,陳三石笑了笑。

于是,關于這個事,也沒有說太多。

他覺得,不管怎樣,遵從旦旦的意愿,才是最重要的。

話說,母親那邊,都沒有讓他催呢,裴崇毅急什么急?

布政使的幾個兒子,可都是娶妻生子了的,孫子一堆,又不是沒得抱,怎么就老是惦記抱外孫呢?

裴崇毅最近也很忙,手中很多事,經常忙得不見人影。

這晚,他難得回來。

大夫人見了,立刻給他弄了些吃的。

吃了點東西,裴崇毅與夫人聊起了女兒的事,聊了一會,不由吸了口氣,道:“我倒是希望,他們就一直在外面,別回來了。”

大夫人微微一驚,眼里透著一絲困惑,“崇毅,你何出此言?”

裴崇毅默然了一瞬,道:“陳家是商戶,陳旦旦則是翰林院的人,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與我們裴府關系不大,唯一的關系,也就是念之嫁給了陳旦旦。”

“常言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所以,陳家與我們家的關系,可以說很深,也可以說很淺。”

“主要是看怎么理解了。”

大夫人皺眉,有點不明白丈夫為何忽然說這個,疑惑地看著他。

見得妻子眼中的疑惑,裴崇毅又是輕輕地嘆了口氣,道:“他們在外面,挺好的,如果有一天,我們這邊出了什么事,他們也不至于會遭受牽連。”

大夫人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看著丈夫,“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裴崇毅搖頭,“倒也不是出了什么事,我只是覺得,皇上對我們已經起了疑心,這也是為什么不愿意把旦旦派回來,而是派去了福澤省。”

“而且,據探子回報,在我們的幾個隔壁省,這幾年,似乎一直有軍隊在集結。”

“我懷疑,王朝可能是要對我們陽平省出手了,就是……”

“差了一個理由。”

大夫人端著杯子的手微微一頓,跟著喝了口茶,道:“形勢這么嚴峻了么?”

其實,王朝想要對陽平省下手,并不是什么秘密。

但是,最近在陽平省的隔壁省屯兵,這卻是極為罕見的。

以前的皇帝,都沒這么做的。

陳立琦莫不是吃錯藥了?

沒個合適的理由,他敢動手?

大夫人有點費解。

“嗯。”裴崇毅點頭,“自從幾年前的虞貴妃事件之后,皇上就變得有點怪異,聽說還打算培養長欣公主做儲君,這樣的事,都做得出來,很可能就沒什么是他做不出來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妨。”

陳立琦現在是個變數。

誰也把握不住的變數。

經常想一出是一出的。

“他真要立長欣公主為儲君,只怕,朝臣都不會同意。”大夫人道,“一個王朝,怎可以交在一個女人的手上?”

簡直不敢想象!

史書上,出現過呂雉,出現過武則天,但,這些女子,都是通過各種手段把持朝政的。

至于皇上把帝位傳給公主,真是聞所未聞!

“若傳聞為真,也不失為一個好消息。”對王朝不利的,便是對他們有利的,“這把火要是能夠點燃,那么,將會是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