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領主

第425章:成了血賺的刺殺

用一句比較時髦的話,局勢的發展大體上還在呂武的掌控之中。

他將秦人逼得太狠了,以秦人的性格絕對忍不住。

再則,哪有一支軍隊會將敵軍帶到自家的都城,退到一定程度沒法退,后子針再怎么不愿意也要跟晉軍拼了。

比較讓呂武覺得意外的是,有秦軍會繞路去己方的后側。

那些秦軍是想干么?

他們想要堵住晉軍的后路,還是襲擾晉軍的后勤線,又或造成一個夾擊之勢?

如果是對上中原其他國家的軍隊,呂武不用去思考太多,預設一個戰場再帶著軍隊過去,進行一場堂堂正正的對陣也就罷了。

在這么一個年代跟三個國家交戰一定要小心再小心,那就是楚國、秦國和吳國。

楚國在覺得己方占優勢的前提下,很樂意跟對手講武德;一旦楚國覺得自己快要不行了,又或是處在劣勢之下,他們總是要吼嗓子“我蠻夷也”,再將規則什么的拋到一邊去。

在秦穆公稱霸時期的秦國很講武德,直至秦國失去霸業,晉國的秦國的東面強勢崛起,他們開始回到追求實際的觀念中去。

位處東南的吳國則是歷來根本不講什么規矩,不管對手是誰,反正他們愛怎么玩就怎么玩,才不管對手怎么叫嚷或謾罵,自己覺得開心就好。

因此楚國對上吳國總是覺得腦殼疼,不是楚國打不過吳國,是吳國玩得太花。

比如今年(公元前571年),吳國在確認楚國跟晉國在“鄢陵之戰”大敗虧輸之后,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修生養息覺得自己好像有點行了,又雙叒叕悍然對楚國發動了不宣而戰。

跟以往一樣,什么找個開闊的地方打堂堂正正交鋒是不存在的,吳軍喜歡的是襲擾楚國邊境,一再拉扯楚軍的戰線,找到機會再給一下狠的。

話說,吳國人對打游擊戰玩得老溜了。

事實上,吳國人是游擊戰的鼻祖啊!

南方距離中原太遠,有人即便是用心留意南方局勢的中原各國,受于交通的限制,知道消息也是半年乃至于更長的時間之后了。

所以,晉國這邊只知道楚國沒有了什么動作,并不知道楚國為什么消停了下來。

因為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晉國就更沒可能跟吳國形成聯動去一塊針對楚國。

晉國的消息層面停留在秦國和楚國牽頭去蜀地搞會盟,基于這個原因國君與元戎同意了呂武牽頭的西征,并承諾將給予戰后的功勛追認。

不是人壯烈了再給予榮譽的那種追認。

是呂武只要能打贏秦國,對秦國造成的創傷越嚴重,功勞評價就越高。

呂武覺得時機到了,將以上的消息進行全軍通告。

距離晉軍營寨大約五里左右的秦人,訝異地發現晉軍營寨怎么能鬧出那么大的動靜,一時間有些被嚇住,趕緊各歸各位準備防御晉軍可能展開的攻擊。

當然沒有晉軍出營列陣再向秦軍推進,晉人之所以歡呼是知道了“西征的功勞有效”的這條消息。

呂武哪怕是要跟秦軍大肆火拼,不會去玩不宣而戰的偷襲,肯定會派人明明白白對秦軍宣戰。

至于說,他一系列的私下操作沒點講規矩的地方?

文化人之間的事情,哪能只看表面的嘛!

關于上述論點,不斷私下搞動作的秦人絕對會認可,再給予極佳的評價。

畢竟,一樣都不是什么正經人,肯定是臭味相投的咯。

“涇水北岸秦人不下五萬之數,南岸約有兩萬?尚在源源不斷聚集而來。”呂武還沒說那支跑去西邊的一萬多秦軍,他笑呵呵地問道:“諸位以為秦人將在涇水北岸與我軍交鋒,抑或撤往南岸?”

魏琦沒有過來,其余參與西征的晉國貴族都抽空來了。

代表魏琦來的是魏相。

他說道:“秦人兇蠻已久,恐將撤過南岸,不留駐營之地予我軍,效仿楚軍鄢陵之舉。”

膽子還是不夠大,或者說缺乏想象力。

這邊有一條涇水哦。

秦軍帶著晉軍來到一個淺灘位置,不用準備渡河的工具,河段最深處也就是到人的胸膛位置,更淺的那些也就到腳踝處。

從一些細碎的痕跡來看,秦軍北上之初肯定也是走這一條路。

呂武得出這個發現覺得挺有意思。

秦人這一次給晉國指了一條從北邊進攻秦國的“明路”啊!

智朔總是不愿意輸給魏相,說道:“秦人并無道義,或行半渡而擊之舉。”

有人干過半渡而擊這種事情了嗎???

其實真的有國家干過,吳國就挺愛干這種事情。

所以,不是中原列國或秦國、楚國不知道打半渡而擊的好處,是他們被規矩約束住了手腳。

中行偃像是給智朔站臺,笑吟吟地說道:“秦人本無禮,且我軍逼之過甚,將做何事無從揣度。”

解朔覺得自己應該講點什么,說道:“此次乃是下軍將邀我等出獵,偶遇秦軍方有今時之事。秦國拒而不戰(國戰),退至此處踱步。如上軍將所言,秦人為解困局,何事不敢為?”

聽聽講的都是一些什么。

無一例外都是對秦人的負面評價。

其實,也就是晉人闊起來了,沒發達之前真不比秦人好到哪去,要不怎么會有“假途滅虢”這個成語的誕生。

他們會議開到一半,值崗的貴族過來稟告,說是秦國那邊有使者過來了。

呂武讓眾貴族暫時回避,接見了過來的秦國使者。

來人通名,介紹自己來自“冀”地這個地方,叫吳榮。

他以一種忿恨的表情謾罵呂武太不是人,搞到秦國忍無可忍的地步,邀請呂武率晉軍去到涇水南岸,秦軍要跟呂武率領的晉軍拼啦!

這樣單獨一乘車過來,再逮著人一頓罵,有點視死如歸的氣概啊?

呂武問道:“足下激怒于我,乃為舍身強求道義乎?”

吳榮假意做了一個愣住的表情,下一秒卻從懷中掏出一柄什么玩意,人迅猛地沖向呂武,手里的家伙泛著綠油油的寒光。

這是什么情況!?

來宣戰,還是來刺殺的???

看那利器的開封處綠油油,明顯還是抹了毒的武器。

老實說,呂武真的被突如其來的刺殺給搞懵逼了。

春秋中葉的刺殺很頻繁,一般是發生在家族與家族之間的仇殺或報復,極少是國家對國家某個人物發動的刺殺。

兩軍即將交戰派人刺殺這種事情,以不講規矩聞名“東方世界”的吳國都干不出來,偏偏呂武在接見秦人使者的時候發生了!

那一時間,站在呂武左右兩側的小白和小青同時連劍都沒拔出來,一致帶鞘就那么擲向吳榮。

一樣在場的葛存以及陰氏幾個家臣,他們則是一邊驚呼出聲,一邊奮不顧身就是沖。

兩柄帶鞘的劍砸在吳榮身上,使他向前沖的動作稍微頓了一下。

呂武已經伸手抓住放在案幾上的劍,一手握住劍鞘,另一只手抽出來的同時順勢向前揮。

鋒利的劍身掃過吳榮的雙腿,剎那間入肉斷骨聲發出,失去雙腿的他砸在案幾之上,弄得案幾上面的文牘拋灑了滿地。

嘴巴里發出慘叫聲的吳榮還是手握抹了毒的武器在比劃,想到投擲出去能攻擊到近在咫尺的呂武,要做之前卻是一道寒光閃過,握住武器的手飆血掉落下去。

而這時,帳外的陰氏甲士已經沖了進來。

沖上去摁住吳榮的陰氏家臣要將其給分尸之前,呂武大聲喝道:“留活口!”

這一系列的事情發生在極短的時間之內,所有人做出來的舉動很難經過思考。

作為被刺殺的對象,呂武還能記得要留活口,無疑已經是一名合格乃至優秀的上位者。

呂武對著后續到來的一眾晉國貴族發出“呵呵呵”的笑聲,指了指失去雙腿又斷了一臂的吳榮,寒聲說道:“此便是秦國。”

吳榮已經被捆綁起來并用布堵住嘴巴,有來自陰氏的醫匠正在進行包扎止血。

晉國的一眾貴族已經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滿臉的憤慨或鐵青,卻是沒有開口痛罵。

弱者才會遇事破罵。

強者只會揮著拳頭就上。

一同跟吳榮一塊過來的兩個秦人,一個遭到活捉,另一個自殺。

剛才已經有陰氏甲士進行搜身,除了戰車與來人的穿戴習俗是秦人之外,一面代表使者身份的旗幟能證明他們的身份。

只是,任何證據只要不承認,能強辯是偽造。

中行偃目光從吳榮身上收回來再看向呂武,說道:“懸于旗桿之上,示于秦人所見;聲大之人隨行,可將秦人無恥公之于眾。”

呂武沒給回應,環視了眾人一圈,下令道:“以陰氏為‘徹’首,解氏、張氏合為左矩,趙氏與眾家為右矩。”

被點到名的人都是大聲應:“諾!”

中行偃和智朔對視了一眼,又一致看向了魏相,隨后掃視其余人一圈。

呂武看向魏相,說道:“你歸于新軍將處,無令駐于原地,萬不可輕動。”

心里有疑慮的人聽到呂武交代魏相的話,排除掉呂武是因怒興兵,有心勸解的人立刻閉嘴。

呂武心里感到憤怒了嗎?

這完全就是廢話。

誰遭到刺殺心里沒點情緒波動,感到憤怒也是正常的,區別是能不能控制住情緒,思考怎么將壞事變成好事。

“將秦公子派刺客刺殺于我宣告列國!”呂武聲音無比洪亮地說道:“秦人無義、無德、無禮,一人不可歸也!!!”

哪怕不殺光,一個都別特么放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