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庸武俠開始

110 猴子鬧天地 林恒出謀

››110猴子鬧天地林恒出謀

110猴子鬧天地林恒出謀

目錄:

網站:

因孫悟空的出世,天地陷入了一片寂靜之中,人、闡兩教熄了爭奪,各小門派一看,都拍著胸脯松了口氣。只是人間卻不平靜。自從民主制度消亡后,人間便進入了古老的王朝之中,這王朝就是一個死循環,不是誰都能夠當明君圣主的。

當然,有一點林恒很意外,也有些得意,那就是王朝的名號。民國沒了,卻來了一個中華帝國!這個名字一直都在延續著,不同的只是主掌帝國的家族而已。

在人間,這是第二次的人族王朝之亂,其后有人貪欲的影響,亦有那些小門派背后的推手。說白了,還是貪欲。因為他們也希望擴大自己的地盤,而在人族,擴充地盤的好辦法就是得到王朝的支持了。

這次的戰亂與春秋戰國類似,林恒關注了一眼,便不再去管他了,他的目光看向了美猴王。

美猴王的經歷便如小說中的寫的那般,他經歷了高興、快樂的時光,而后一些老猴子的死亡讓他生出莫名的感悟。這既是先天生靈的強悍了,在這方面有極強的敏感性,那長生不死的想法也第一次在他心中生根。

又一次,一個老猴子死了,美猴王再也無法忍受,故提出追尋長生不老的想法,期間有猴子提升仙、神、鬼、佛之說,美猴王大感興趣,當即決定出海,尋求長生之術。

在現今的天地,猴子若往西走,很容易就可以到達東勝神州,在這里,以他的資質,絕對有大把的人愿意教他。便是在那西游記中,也是差不多的。可是,準提不會讓他往西的,那不是把自己孩兒送到別人懷里嗎?所以,出海的孫猴子經歷了風暴、雨雪。航程也不為他掌握,莫名其妙的跑到南方去了。

這個世界的南方很亂,人族、妖族、巫族交錯一起,又有闡教、佛教、人教弟子糾纏之中,可謂錯綜復雜,因果糾纏啊!

最開始的時候,南方還是一塊空地,只有那火山群中住著鳳凰一族,至于更南,就是南海了。后來。人族進入了這里。林恒也在此傳下了道統。讓人族有了生存的能力。

巫妖大戰后,妖族退隱,經過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后,不甘寂寞。再次出山。它們的選擇就是這南瞻部洲,后人族與妖族屢次戰斗,就是為了爭奪這里。只可惜,妖族雖強,卻也不是有靠山支撐的人族對手。所以,他們無法把人族驅趕出來。

再往下呢,自然是圣人看到好處就上了,先是元始,借著是西方。最后是人教,可謂先后登場啊。你看林恒在南方人族中的道統,只留下了一地,那是與巫族地盤交錯的地方,也只有在如此地方。他們才可以生存下去,因為不管是闡教、人教還是佛教,都不會想要到巫族去傳道。

當然,若林恒可出手,自然能夠照拂他們,讓他們活的更好,可林恒并沒有出手,或者說,他并沒有光明正大的出手,只是在暗中指點,讓他們自強的生存下去。

結果就是,他們生存了下來,可惜卻一次次的分裂了,而林恒留在這里的道統,也弱的可以。好在林恒在這里還有一個暗手,他的四弟子巫剛就是巫部落的首領,有他照拂,這些人族足以和他們平安的相處下去,并融為一體。如此,林恒的道統就會在這個部落中開花,伴隨著它的成長而擴大。

言歸正傳——美猴王被大風吹到了南方,他落腳的地方自然是佛教的地盤,不是人教、闡教的地盤,不然被他們搶了先,準提臉色就難看了。

也許為了臉面,他們不會這么做,可誰能說準啊。所以,準提不能冒險,故直接把孫悟空送到了南部佛家地盤,而準提的化身菩提老祖也早早的進駐這里,傳播名聲,等待美猴王的到來。

一切都如大家知道的一般,漸漸進行著,期間便是偶有不同,卻也不足影響大勢,就說猴子拜師那一段吧,同樣有一人引,有人接,可猴子卻因為這里的氛圍,大漲見識,拜師前就問:“老祖可有長生之法?”

這一句看似普通,可不管是當面的菩提老祖還是暗中關注的那些人都明白,你要是說一句“沒有”,那猴子絕對轉身就走,不再拜你為師。

所以,老祖自然不能露怯,曰:“長生之法自在我之心中,你能否取得,可就不好說了。”

猴子聽了卻也不管,只知他有長生之法就行了,于是叩頭拜師。而這就是其中一些變化的插曲,這插曲在林恒眼中有些意思,讓他暗暗發笑,卻完全改變不了大勢的。

在山中學藝,學得所謂長生之術,戰斗之術,孫猴子得意的不行,難免在眾門人前賣弄,而這也給了老祖借口,直接把他趕走了。

猴子不舍,可回到花果山后,這不舍又被掩蓋在了心中,誰也看不出他曾經流淚。這就是孫猴子,似有些沒心沒肺,卻又感人至深啊!

龍宮奪寶定海神針,地府勾勒生死簿……這兩件驚動天地大多仙神的事情都發生了,同時也讓大家注意到了這個猴子。

只是,許多人心中都是大樂。這猴子,也只是太乙修為罷了,有何能耐奪寶龍宮、大鬧地府?說白了,還是兩地讓他鬧,又或者說,他們賣了孫猴子背后之人一個面子。

這在他們眼中,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情,不過能夠讓人欠自己人情、因果,卻也不凡啊。而且聰明的人都可以想到,能夠讓兩地做出如此讓步的,恐怕非圣人不可了。如此來說,那就是圣人欠了兩地因果啊。這因果,可不是小事啊!

你看此時地府,林恒、平心、冥河悠悠而坐,三人喝著茶,一臉笑意。

冥河放下茶杯,側頭看了一眼陰山西側,冷哼道:“那些和尚,真是讓人討厭。”

林恒、平心相視而笑,平心道:“地府功德巨大,其神職比天庭官位因果要小,自然為眾圣爭奪之地。這些年了,我們也讓出不少,借東方四圣攔住了西方二圣。只是想不到這兩位西方圣人如此厚顏,竟然直接派人發下天道誓言,真是……”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這句赫赫有名的大誓愿,在林恒看來就是扯淡,那地藏早晚要死在這句話下。他也不想一想,地獄能空嗎?若地獄能空,那必定是生靈滅絕了。如此大的因果,他地藏也敢發下誓言,不是活膩了是干什么?只是天道也是,如此誓言竟然也接下,這可比接引、準提的誓言不靠譜多了啊!

“不用管他,那地藏也可憐,竟然聽接引、準提的話,最后他死恐怕都不知道如何死的。”搖搖頭,林恒輕轉著茶杯,道:“這猴子一鬧,天庭可不平靜了。我們那位張百忍玉帝,可實在沒什么能力啊。”

“也是!那家伙求道祖,道祖給了他手下,可他敢用嗎?到現在,天庭還不如從前了呢。”冥河不屑的譏笑了兩聲。

平心、林恒笑而不語。

林恒再次品了口茶,道:“冥河道友,你這些年可夠平靜的。如今圣人不出,你還憋在這血海,實在有些怪了。不知,道友什么時候出山啊?”

他此言一出,平心也看向冥河,與林恒一般,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冥河輕笑,如剛才平心、林恒一般,笑而不語。

于此同時,天庭玉皇宮內,乙木奉林恒之名,拜見了玉帝,直截了當道:“陛下,那猴子鬧的不小,下面那兩地也給了西方面子,讓他們欠了自家因果。這是得好處的事情,可這落在我們身上卻有些難看了。不知陛下是如何考慮的?”

玉帝臉色難堪的揉了揉眉頭,道:“乙木,你我雖為臣屬,可我一直拿你當道友相待。你刺來必是得了恩師命令。有話,你就直說吧。”

乙木點頭,也不客氣,道:“陛下,恩師說,面對此景,你有三法。一法,如地府、龍宮一般選擇,讓那猴子鬧。只是,你用此法卻弊大于利,會讓陛下、天庭的顏面掃地,且那因果能否拿到都不好說。一法,把那猴子鎮壓了。在恩師看來,只要玉帝不殺了那猴子,佛教便無法出手。若我們快速把猴子鎮壓,卻可保住天庭顏面,可與佛教的關系就不好說了。一法,不管不問。猴子要鬧,那就讓他鬧,我們什么也不管。若可以,陛下你最后暫時離開天庭,把這一切丟給別人。”

聞言,玉帝沉默不語,心中也快速的思考了起來。他雖無甚高明手段,可必定活了這么久,經歷了這么多事情了,對一些事情的判斷還是有能力的。

在他看來,林恒這三法都是有利有弊的。第一法,可以得到佛教的好感,惡了元始、老子。第二法,可以得到元始、老子的好感,惡了佛教。第三法,對他卻沒什么損失,卻讓三教臉上都不好看啊。

難道,就沒有什么兩全其美的法子嗎?

玉帝心里大呼,臉色越發難看了起來。乙木一直看著他,似看破了他的心思,又道:“陛下,這個世界從沒有什么是完美的。”

這是一個提醒,也讓玉帝回過神來。他苦笑一聲,道:“罷了!乙木,你師可有說我該選何法?”

乙木點頭,他沒有說話,只是伸手指了指。看著他指向的方向,玉帝先是茫然,繼而恍然大悟,暗道:是啊!此人才是最高深莫測之人,若有他出手幫忙,一切迎刃而解啊!

追星H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