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

第三百章秦策

大秦君臣所不知道的是,為了讓董璜能夠平安出行,為了能夠進一步拖住秦國,更為了能夠讓董璜建立起睥睨天下的自信,破除對歷史人物、傳說人物的恐懼,賈詡又忍痛兌換了一百萬八階空間兵和一百萬七階空間兵。

這已經是大虞現在召喚兵種的極限了,再多,就沒有足夠糧草供應了。

軍隊,可以通過兵種建筑花錢加速迅速制造出來,錢給夠,一百萬八階兵一個月就能夠生產出來,并且附帶全套兵種裝備;但是糧食卻沒法買,只能自己種植。

大虞的靈田倒是不少,但如果在個人戰爭空間里沒有帶出來的話,那就沒法再往外運送產出了,帶出來的,維持將領和自然人軍隊的俸祿就很不容易了,可無力供養幾乎不可能突破自我實現升級的空間兵。

雖然說,董璜在瀛洲搞了一波,讓大虞的產出大大提升,但是那三千多座城市生產的靈米、靈食、靈材等想要運到九州卻不容易,等到自然成熟收獲之后,還得進行一定的加工,保證長時間不會腐壞,然后讓卑彌呼護送才行。

卑彌呼堂堂一個天照分身,如今都成了運輸大隊長了。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沒有卑彌呼源自天照的神風等技能加持,大虞水軍很難橫渡廣袤而充滿各種未知危險的大洋,實現跨海運輸。

就算是朱桓、朱據這些或是擅長跨海作戰或是擁有特殊能力的人,也不行。

超凡世界的海洋,實在是太危險了。

很多鯨魚、鯊魚之類的巨獸、兇獸憑天賦就能夠成長到神話一階、二階,大海深處更是有許多未知的兇獸,風險太大。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維持前前后后多出來的六百萬人的糧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董璜軍的七階兵不僅需要當輔兵,還需要屯田,水軍更是不得不兼職打漁,倒是苦了大江里的水族。

總而言之,昔日高高在上的七階兵,在這個世界已經淪為了奴仆。

事實上,這個世界的各國統計軍隊的時候,也不統計七階兵,只統計八階及以上的兵,七階輔兵就是炮灰,只有八階兵,才算是真正的軍隊。而且各大國的國家主力的八階兵,超過七成都有軍陣,剩下的三成都在訓練之中。

像是楚國的王卒、正軍,那可都是有軍陣的,這也是在江都保衛戰前期,董璜軍明明也有二十萬左右的八階兵,卻不敢出城的根本原因。

空間兵不能組成軍陣,正面作戰實在是打不過啊。

不過,雖然空間八階兵并不能夠組成軍陣,但是可以受到將領本身領域的一定加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實力肯定要強于楚國的縣卒或者秦國的郡縣兵,絕對是高級炮灰與地方守備部隊的優秀人選。

且在人數充足、士氣高昂的情況下,依托天時地利等,八階兵也還是可以與普通的軍陣一戰的。

比如說大虞的水軍,在江淮水域就是無敵的存在;

再比如說在諸葛亮的訓練下達到八階的諸葛連弩兵,這些八階諸葛連弩兵在江都保衛戰中,也有著很不錯的表現。唯一的問題就是花費太高,以大虞如今的國庫,也不敢讓他們放開了打,要知道,他們的每支弩箭可都要燒錢啊!

總而言之,在賈詡又狂兌了一波之后,大虞西線的八階系統兵和自然人兵種已經林林總總有了二百萬之巨,拋開水軍和用于震懾南蠻的兵馬,能夠用在對付秦國上的陸軍就有一百萬。

這些大軍以大將高順作為前線總指揮,諸葛亮作為西線總調度,周泰作為水軍總指揮,緊密配合,直接打了秦國一個措手不及。

秦國守軍對大虞可能會攻擊秦國的水寨,其實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秦國上下都覺得,大虞軍要襲擊也得等到跟楚國分出勝負來吧?再說了,現在秦國的水軍就是之前破舊的戰船,很多還都是白起時代的物品,新船現在還處在陰干木頭的階段呢!

你這個時候打我大秦的水寨,除了讓我們更加警惕外,還有個屁用啊?

難不成用這個來粉飾戰功?

大秦君臣還真猜對了。

大虞軍這次襲擊秦國水寨的行動,就是大虞君臣為了證明他們皇帝陛下的決策英明的。

說白了,這是仗。

是為了讓董璜看到大虞軍隊的行動力和戰斗力,好讓董璜建立起充足的自信。

大虞朝堂的事,大秦朝堂當然不會知道,也不會猜到。

因為大虞朝廷的權利結構,跟大秦所知的任何一個王朝都不同。

大虞的皇帝是一個擁有絕對權力的吉祥物,而他的手下如果以這個時代的人的眼光看,個個都像是要把君主架空的逆臣。

一國之君都不知道國家有多少兵、在哪里打仗,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大臣和將軍們在干什么,這是大秦上下所不能想象的。

大虞的表現給秦國的感覺就像是一個穿越者當了皇帝,卻發現文武百官竟然是司馬懿、曹操、董卓、宇文化及、趙高、梁冀、趙匡……

大秦君臣搞不懂大虞君臣行事的內在邏輯,也被空間屏蔽了對戰爭代行者通過兵種建筑召喚軍隊的感知,這才導致了大秦的判斷失誤。

不過這個判斷失誤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董璜提出要刺秦,并被賈詡敏銳的察覺了董璜的不自信前,賈詡都沒有現在就與大秦正面硬剛的打算。

賈詡本來還是想要先集中精力滅了楚國再說的。

賈詡這次花了巨資,甚至不惜影響到了對大虞三千多座城市的建設發展,都要再召喚這么多跟不上版本的軍隊,僅僅是為了給董璜建立對大秦、對始皇帝的自信罷了。

在賈詡看來,這可比滅楚要重要的多了。

實用主義至上的大秦君臣自然不會想到大虞發動戰爭的理由這么不理智,更不會想到幾百萬人馬的調動,皇帝都蒙在股里。

賈詡決定再召喚百萬大軍并讓諸葛亮、高順、周泰、趙云、張遼等人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打光了一百萬空間兵,也要完成任務的時候,董璜正跟驚鯢親密交流呢。

有一說一,娃娃魚不愧是娃娃魚,懂得都懂。

事實上,這次大秦和大虞的較量,雙方的君主一個不理政事,一個不理政事,國家大事都交給了丞相負責。這場戰斗,實際上是大秦丞相呂不韋與大虞丞相賈文和之間的一場戰斗。

區別在于,賈文和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大虞的一切力量,而呂不韋卻受到了種種掣肘。

賈文和要征兵,大虞皇帝只會說這種事問我干嘛?大虞君臣只會說,多征點兒,我們要打仗;

呂不韋要征兵,楚系會問,你想謀反?貴族會說,你用心不純!還有一個太后在那里不明所以,總之,很難。

言歸正傳。

雖然搞不懂大虞帝國的行為邏輯,但大秦君臣還是一眼看出黔中郡肯定是保不住了。

沒有足夠水軍的掩護,大秦主力部隊就沒法進入被巫山、雪峰山、云貴高原、大江等隔絕在四川盆地以東、大江以南的黔中郡。

(黔中郡位置圖,位置大概相當于今天的湘西地區)

當年司馬錯拿下黔中郡,可是帶著秦軍主力從關中進入巴蜀,然后從巴(江州)乘船順流而下,這才拿下了黔中郡。

拿下黔中郡之后,秦國占據了大江上游的地利,從南北西三個方向對郢都(江陵)形成了戰略包圍,這才有了白起伐楚的鄢郢之戰。

“諸君,單純從軍事角度講,大家覺得虞人究竟想要干什么?”

朝堂上,居于上首的大秦仲父呂不韋眉頭緊皺:“兩面作戰,虞國哪里來的那么多兵?他們的軍糧、器械消耗得起?南方的不毛之地可沒有這么多軍糧吧?他們的戰船又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呂不韋是一個商人,對后勤數字十分敏感。

大虞的爆兵,讓他感到了極不正常。

一時間,朝堂沉默。

楚系和貴族系緘口不言,都在等著看呂不韋的笑話。

丞相可不是那么好當的,在大王年幼的情況下,丞相雖然理論上獨攬大權權勢滔天,但是出了任何問題,責任也都要算在丞相身上。

這次晉陽反叛、郢都被圍、黔中郡情況不明消息斷絕,但凡哪一方出了問題,呂不韋都得背鍋。

呂不韋顯然也知道這些人絕對在等著看自己笑話,這才開口就要求從軍事角度講,從而封住這些人的嘴。

而之前呂不韋給了蒙驁戴罪立功的機會,現在出兵也需要他的首肯,所以軍功派們必須要投桃報李了。

果不其然,大秦此時的軍方第一人蒙驁主動開口了:“相國,郢都三面環水、易守難攻,城內也是兵精糧足,虞人絕對不可能輕易攻下。不過,如今虞人有水軍之利,倒是得防著虞軍圍城之后筑堤用水攻。”

“郢都不容丟失。”

呂不韋目光銳利的看著地圖。

呂不韋算的不是軍事賬,而是正直賬。

郢是對楚作戰的最大成果,也是秦國奪取的第一座六國都城,還是秦國在大江中游最重要戰略支點,絕對不容有失。

“那就只能派援軍與虞軍在南郡一戰了。不過,巴、蜀兵馬不多,還是只能從關中動員,到時候兩線作戰,萬一關東諸侯……”

蒙驁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其實與其說是在擔心關東諸侯,倒不如說是在擔心信陵君。

之前那場大敗,信陵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了韓國的姬無夜也讓他印象深刻。

“韓魏不足為慮。”

呂不韋自信道。

對付韓魏,他已經有了方略。

他決定聯合韓、魏乃至齊國一同出兵瓜分楚國,然后再把幾國聯軍要攻打楚國的情報秘密告訴楚國,讓楚國和這些國家狗咬狗,他則派出大軍進入南郡,在擊退大虞后,主力也加入到伐楚的隊伍中來。

他甚至打算秘密和大虞媾和,約定一同進攻楚國。

呂不韋是一個合格的商人與政客,他不會因為虞國進攻大秦,就認定虞國是不死不休的敵人,他的眼中只有利益。

有足夠的利益,敵人也是可以合作的。

或者說,只要有足夠的利益,敵人也是朋友;妨礙了自己的利益,朋友也是敵人!

如果能夠趁此機會滅掉楚國,瓜分楚國大片領土,那就是賺了。

比起江北的膏腴之地,這個時代的江南,呂不韋還真不怎么看得上,黔中郡丟了就丟了吧,大不了多攛掇一下蠻人,讓他們和大虞消耗唄。

現階段,中原之戰才是重中之重,南方的虞國,等滅掉了趙魏韓再做打算也不遲。

當然了,真正的策略他不會在朝堂上說,因為他信不過楚系和傳統貴族。

有些人為了權力,啥事都能夠干得出來。

見呂不韋不多說,蒙驁也不多問,只是指著地圖強調道:“在下以為,虞人還有可能是想聲東擊西,趁著我軍主力就郢,他們卻利用水軍優勢迅速機動到這里。”

蒙驁在地圖上一指。

“西陵!”

呂不韋豁然開朗。

西陵就是后世的夷陵。

攻占這里,則秦國南郡和巫郡、巴蜀的聯系將被切斷,配合大虞強大的水軍的話,足以將秦國出巴蜀的道路阻斷。

大虞軍甚至還能夠深入到巫郡,威脅巴、蜀。

“還是得編練水軍啊。”

呂不韋悠悠的嘆了一口氣。

“必須讓巴郡加大造船力度。”

呂不韋安排道。

“既然如此,南郡還是得打一場,不知道哪位將軍愿往?”

呂不韋主動問道。

蒙驁算是此時秦國將領的頂流,但是之前已經讓他去晉陽了,不能臨陣換將再去南郡,更何況,比起南方,北方趙國故地才是重中之重。

“末將愿往!”

秦人聞戰則喜,頓時一大群武將站了起來。

而在一眾武將之中,呂不韋把目光投到了一員老將身上。

王龁。

王龁經歷三代秦王,為秦國宿將。長平之戰中,白起為上將軍,王龁是軍中的重要將領,也曾獨立領軍,多有優秀表現,今年初,他還攻陷了上黨諸城。

有這么一員老將在,呂不韋還是比較放心的。

不過,本著料敵從寬的原則,以及下一步瓜分楚國的需要,呂不韋還得給王龁配一員放心的副將。

“可惜司馬靳也死了。”

呂不韋在心中嘆了一口氣。

司馬靳是名將司馬錯的孫子,也是白起真正的副將,和白起一同被賜死在杜郵。如果他沒死的話,有著跟隨白起的經驗,也熟悉巴蜀水文地理,是這次的副將乃至主將的最佳人選。

但現在……

秦國不乏能夠統兵十萬的將軍,但是統兵數十萬的帥才現階段還是有點缺的。

呂不韋略一思考,給王龁配了兩個輔佐,一個是大將麃公,一個是蒙驁之子蒙武。

其中,有著長平之戰經驗的麃公直接作為王龁副將,跟隨蒙驁常年征戰經驗同樣豐富的蒙武則入巴、蜀,統帥巴、蜀援軍水陸并進,進入巫郡,支援夷陵。

大體的作戰方略就這樣定下。

一眾武將倒也沒有多少意見。

作為吉祥物的太后趙姬和正處在積極學習階段的始皇帝也沒啥意見,呂不韋就想決定散會。

誰料這個時候,楚系的頭面人物昌文君卻忽然開口了:“丞相,不知該如何救援黔中郡?”

此言一出,一眾武將色變。

之前一直沒怎么開口的太后趙姬很不滿的看了這個楚人一眼,忍不住道:“大軍去了,自然就救援黔中郡,昌文君何須多言。”

(趙姬)

這下子,本來對于昌平君的發難臉色不變的呂不韋,都感到頭大了。

蠢女人,你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

之前呂不韋一直提南郡,救援也是說救援南郡,將領們也只提南郡,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以秦國如今的水軍,是不可能擊敗虞國的水軍的,打不贏虞國水軍,救援黔中郡也就無從談起。

所以呂不韋和軍方將領其實是默認了黔中郡丟失的。

昌文君顯然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這才在最后一刻發難。

對于昌文君會在這個時候發難,呂不韋其實早有預料,也早就有了腹稿。

他為什么安排蒙武去巴,就是防這一手,因為歷史上司馬錯去黔中郡,就是從巴出發坐船奇襲,昌文君如果敢于過分發難逼迫收復黔中郡,實則是在把蒙武放在火上烤,蒙武可是軍中第一人蒙驁的獨子,要是蒙武被逼去打黔中郡,不管勝利與否,軍功派都會把昌文君恨上,和楚系成為死敵。

當時趙姬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卻把呂不韋的圈套廢了一半,甚至還得罪了王龁等人。

因為趙姬的意思上,大軍是要去救援黔中郡的,也就是說王龁等人不但要在南郡和大虞打一場,還要南下過江救援黔中郡,才算是完成了戰略目標。

這不是坑爹嘛!

就算是呂不韋沒有連虞滅楚的打算,大軍也不可能在沒有優勢水軍的情況下去黔中郡啊。

昌文君聽了趙姬的話,也是一樂,頓時想要乘勝追擊,但是卻被昌平君拉了拉衣袖。

昌平君是楚國公子,楚國現任國君楚考烈王之子。

楚考烈王在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到秦國做質子,第二年在秦國生下了昌平君,十一年后楚考烈王在春申君的幫助下逃回楚國繼承王位,卻沒能帶走昌平君。

從某種程度上說,昌平君的境遇倒是和嬴政差不多,都是父親做質子的時候在敵國出生,都是父親逃走時沒有帶走他,只不過嬴政最終歸秦,并繼承了王位,而昌平君卻沒能回到楚國,反而在秦國當起了官。

因為華陽夫人是楚人的緣故,昌平君和昌文君這兩個楚國貴族很是得寵,地位極高。尤其是身為楚國公子,又是被華陽夫人看著長大的昌平君,派頭并不比秦國的公子差。

(華陽夫人)

昌文君知道這個楚公子一向謀而后動,便不再開口說話。

而意識到呂不韋陷阱的昌平君也沒有順子呂不韋的思路走,而是態度恭敬的對著秦王、太后趙姬和呂不韋行了一禮,這才對著呂不韋慷慨激昂的說道:“我大秦幾十年來未曾被敵國占據國土,如今先王尸骨未寒,大王剛剛繼位,虞國蠻夷竟然不顧禮儀,趁我大秦國喪之際發動偷襲,簡直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還請丞相以國事為重,為我大秦報此大仇!”

昌平君也不談軍事,也不談黔中郡,就談主辱臣死。

禮不伐喪。

古禮,不可趁人國喪動兵,大虞的行為顯然是對秦國先王的大不敬,也是對新人秦王的蔑視,更是對整個秦國的侮辱,所以,你呂不韋身為丞相,得為國家做點什么吧?

一頂正直正確的大帽子哐啷砸到了呂不韋的頭上。

呂不韋眼皮一跳,不動聲色的審視了一眼這個二十五六的年輕人,終于忍不住想要開口。

然而,他的話剛到嘴邊,趙姬竟然又搶答了。

作為未亡人,趙姬覺得自己應該維護一下已死的夫君的尊嚴,于是怒聲道:“的確是是可忍孰不可忍,丞相、諸位將軍,務必要為大秦報此大仇!”

呂不韋只覺胸口中了一箭。

但這種時候,他只能夠跟所有人一樣,慷慨激昂的宣誓:“必為大秦報此大仇!”

該死的正確!

愚蠢的老女人!

直到今天,呂不韋才明白,他掌控朝堂的真正敵人并不是楚系和傳統貴族,而是這個蠢女人。

有了這次的事,呂不韋就必須要打出一場漂亮的大勝,甚至還得在黔中郡上想想辦法。

看來,得加快聯系虞、韓、魏、齊攻打楚國了,最好將韓國以南的楚國領土都納入大秦范圍,如此一來,就可以三面圍韓,進而滅韓了。

虞國可以跟他們談一筆生意,可以以楚國作為酬勞,換取黔中郡名義上的回歸,楚人可不是那么好對付的,最好讓虞國和楚國兩敗俱傷!

不過,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南郡能夠打一場漂亮仗的前提下。

再就是趙姬,怎么樣才能堵住她的嘴呢?還得給她找點事兒做,得讓她和華陽夫人好好斗一斗!

最后就是大虞朝堂的情報了,驚鯢遲遲沒有消息傳來,是不是失敗了?聽說虞國丞相為尊,看來還得從虞國丞相入手……羅網還有什么美女來著……殺字級好想還有一個代號舞的美妙的舞姬,就讓她潛伏到大虞丞相身邊吧……

(離舞)

眨眼間,呂不韋已經想出了多種行動方案。

(本章完)

最新網址:qishuta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