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

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園必須死

第一波報信的使者前來的時候,春申君正在向楚考烈王獻策:“淮北地邊于齊,其事急,請以為郡而封于江東。

春申君想把他之前在淮北齊楚邊界的封地獻給國家,設置郡縣,以防備齊國,他的封地則改到江東。

歷史上的春申君,提出這個建議后,封地改到了江東,都城就是吳故墟姑蘇,也正是戰爭代行者們作妖的地方。

“一心為寡人者,舍君其誰?”

楚考烈王很高興的夸贊道。

他一直都覺得只有春申君才是處處為自己著想、為國家著想的好兄弟,他決定要征伐大量徭役,在吳墟為春申君建一座大大的宮室。

當年沒有春申君幫助他從秦國返回楚國,他就當不成楚王。

也正是因為如此,楚考烈王即位之后就任命春申君為令尹,這個職位就是楚國的丞相,然后還給了春申君淮北十二座城池做封地。

高興的楚考烈王拉住春申君的手想要與他同榻而談,這時候卻有侍衛稟報,景行的侍衛穿著孝服求見。

景行的侍衛是在董璜軍攻克了江都之后放回的,一起放回的還有幾個降兵以及景行的尸體,只不過,這個侍衛快馬加鞭先行一步而已。

楚考烈王和春申君的臉色當場大變。

“景行戰敗身死了?”

二人對視了一眼,連忙讓侍衛入內。

侍衛只是如實說了戰爭經過之后,便剛烈的拔劍自刎。

“景行竟然真的戰敗了!”

直到此時,楚考烈王都不太愿意相信。

那可是景陽的兒子啊,景陽這才死了幾年啊。

“是臣舉薦不當。”

身為令尹的春申君伏身請罪。

歷代楚王余下較嚴,常有令尹被殺。

當然,以春申君和楚王的關系,不至于此,但景行是他舉薦的,該有的姿態還是要有的。

景陽是之前楚國少有的能夠拿得出手的大將。

春申君與景陽的關系不錯,一起出征打過魏韓齊,滅魯的時候,景陽也多有出力,因為春申君對景陽的能力很認可,他也知道景陽的兒子景行是個知兵之人,這才會在收到胥友裕等人要謀反的密報后,決定派出景行帶著四萬正軍、四萬私卒、六萬縣師出征,并要求吳縣等地的正軍、私卒、縣師全部聽從景行的統一指揮。

春申君是真的想提攜景行的。

沒辦法,近年來楚國一直缺少大將之才,景行已經是其中的佼佼者了,壯年一輩中也就是項燕和景行出彩,但是項燕和他不親。只是如今景行已經身死,春申君的選擇也不多了。

“不怪你,誰能想到景陽虎父犬子啊。”

楚王點評了一句。

幸而,所亡精銳多是景氏一族的私兵。

這句話楚考烈王壓在心底,沒有說出來。

楚考烈王這邊還沒有評價完景行,壞消息卻一個接一個扎堆而來。

“什么,江都失守了?”

楚考烈王站了起來:“又有封君叛亂?”

江都按照某藍星地理,差不多就是揚州,在這個時代是吳國昔日開鑿的連接姑蘇——長江——淮河的大運河邗溝的重要樞紐,也算是楚國的腹地。

這里失守就很令人抓瞎,不僅南北商貿斷絕,而且想要從淮北調兵南下的路都要斷絕。

“敵人自稱大虞……”

使者瑟瑟發抖。

“又是大虞!”

楚王大怒,春申君同樣如此。

然而壞消息還沒有結束。

“什么,沿江十幾處港口船塢被襲擊,大量船只被奪取、被焚毀?”

楚考烈王太陽穴青筋直跳,春申君也是腦殼發懵。

“敵人還是大虞?”

楚考烈王已經壓抑不住怒火。

“這個大虞是從哪里冒出來的???!!!”

見第三個使者瑟瑟發抖的點頭,楚考烈王和春申君同時發問。

使者默默不敢作答,他也很無奈啊,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傳聲筒,哪里知道敵人是哪里冒出來的。

“可能是南方蠻夷?百越余孽?”

春申君看了看尸體還未涼的景行護衛,嘴角一陣抽搐:你倒是把話說清楚再死啊。

不過現在看,也就只可能是南方百越了——反正敵人是從南方來的,不是百越是什么?

“吾欲出兵討伐,可有良策?”

楚考烈王忍不住發問。

春申君黃歇還是很有能力的,滅了魯國可是大大的為楚國續了一波命,否則連舊都都被白起攻占的楚國,真的要淪為七國的笑話了。

“敵軍有象兵,能夠覆滅景行所部,還能夠攻占江都、連續派出大量水軍攻擊大江上我水軍的據點,這表明,敵軍應該至少有十萬左右的精銳陸軍和十萬左右的舟師,加上縣師級別的軍隊,總兵力應該能夠達到三十萬左右!

其他的情報太少了,不好判斷。

不過,從目前敵軍的舉動來看,似乎是想要我們暫時失去舟師和對大江以南的攻擊能力,逼迫我們先攻擊江都,逼我們跟他們在江北決戰?

或許,不僅僅是逼我們在江北決戰,還想通過江北牽制我們的兵力,以便他們拿下江東?

對,他們應該就是想要割據江東!畢竟這股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敵人,也不可能有太多的軍隊,他們的軍力不足以支持他們完成更大的野心,所以他們最基本的戰略目標應該就是割據江東!割據江東之后……他們想當吳國?想當越國?”

春申君分析道。

能夠成為戰國四公子,春申君還是很有能力的,基本推測出了董璜軍動用的兵力情況,并根據董璜軍的布置猜出了董璜軍的戰略目標。

只是,有時候猜到了敵人的戰略目標又能夠如何呢?最后還不是得手底下見真章。

“寡人也覺得是這樣。”

楚考烈王捋了捋胡須道。

楚考烈王倒有幾分董璜的味道:我能不能行不重要,反正手下能行我就能行。

“不過,寡人偏不如意他,寡人就要是先打江東!畢竟那里可是你的封地啊!”

楚王拉起了春申君的手。

“臣,謝過王上。”

春申君心里直抽。

他可是一心為國啊,怎么會計策剛提出來,就變成了喪家之犬了呢?

其實春申君倒不擔心楚王會在收復江東之前,就收了他的封地,他真正擔心的是接下來的戰爭該怎么打。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

出兵從來都不是簡簡單單的一件事,不可能像游戲里那樣點點鼠標就能夠發動;甚至就算是上限被鎖死的空間生靈兵種,也需要吃喝拉撒睡,沒軍糧了立馬崩潰變成逃兵給你看。

出兵,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

所以,楚國想要出兵也并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

楚國的軍隊有很多,國家能夠控制的八階巔峰的精銳,起碼有四十余萬人;甚至如果真的到了滅國的時候,激發一下潛力,起碼還能夠從貴族封君那里挖掘出十萬精銳門客與私卒。

但問題是,潛力想要轉化成戰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封君們也不是那么好說話的,需要不斷地利益交換與施壓磨合才行。

現在,楚國紙面上的精銳,就只有四十萬了,當然了縣師級別的兵馬二三百萬是有的,綜合起來,總兵力應該能夠抽調更多。但問題是,這些軍隊卻不可能全部抽調過來打虞國啊。

楚國真正的死仇和心腹大患還是秦國。

秦國的白起可是攻占了楚國的郢都,這可比大虞的仇恨要高多了,而且秦國虎狼之心,不能不防,在與秦國的邊境放上十萬精銳、五十萬主力,不過分吧?

北邊的魏國緊鄰陳都,且幾年前為了救燕國,楚國剛剛擺了魏國、韓國、齊國一道,致使三國伐燕的圖謀落空,三國可是恨死了楚國,所以這里放上十五萬精銳,七十萬主力,不過分吧?

跟齊國的邊境不穩,齊國也記恨之前楚國破壞他們伐燕的仇恨,時不時的搗亂;且有魯國余孽作祟,放上七萬精銳、四十萬主力,不過分吧?

剩下八萬大部分是各個封君的私卒,少部分是楚國鎮守內陸地區和防范百越的精銳,不過如今防范百越的精銳基本無了。

地盤兒太大,樹敵太多,楚國也很無奈。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戰國群雄的騷操作了,戰國七雄中的每一個的終極目標似乎都是跟其他六國為敵。

像是楚國,國都都被人家秦國占領了,結果呢?

不想著怎么收復舊都,卻為了救跟秦國交好的燕國,出兵跟齊國、魏國、韓國為敵,這就直接導致了楚國的各個邊境都是敵人!

西北有秦國,北邊有齊、韓、魏,東南還有一個百越,當然,百越基本上沒有什么威脅就是了。

正是因為敵人太多,兵力多少有些吃緊,之前想要平定江東戰爭代行者的叛亂的時候,楚王和春申君才最終決定以景行為主。

大批調動王卒和正軍,很容易就被各國探子察覺,引起鄰國緊張,也有可能對叛亂的戰爭代行者打草驚蛇,但如果只是調動一方的私卒和少量正軍,卻不會吸引那么多的目光。

在楚王和春申君看來,景氏一族私卒多而精銳,配合江東正軍,和周邊的縣卒,在敵人內部有內奸的情況下,應該很輕易就能取勝。

然而,不出意外的話就出了意外。

景行寄了,江東糜爛,楚王和春申君現在甚至不知道江東究竟是個什么情況,大虞究竟是何方神圣,因而哪怕根據料敵從寬原則,他們也不能派太少的人。

現在的情況是,之前景行的秘密行動,已經把楚王可以悄咪咪調遣的軍隊抽空了,剩下的軍隊除了正軍和王卒外的貴族精銳私軍,想要調動可就得跟貴族們談判了,普通縣師的集結也需要時間。

綜合算下來,楚國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抽掉軍隊、集結兵力,才能在不太影響邊境和首都防御的情況下,集結出十萬精銳、十萬次等精銳,和三十萬普通縣卒的大軍,對大虞軍發動雷霆一擊。

且,這支軍隊必須得水陸并進。

否則一旦被對方水軍斷了歸路,那可就……

要知道就在二十年前,楚國大將、楚莊王后裔莊蹻率領大軍入蜀,占據巴郡、打到滇池之后,就因為被秦國斷了后路,所以……他沒有跟秦國打,而是自己稱王了!

當然了,楚國離江東太近,不大可能出現大軍到了那里就因為被斷了后路就自立為王的情況,且這個時代也沒有黃袍加身的故事,但董璜軍都這么瘋狂的襲擊楚國的水軍基地了,楚國多準備水軍總沒有問題吧?

退一萬步講,沒有水軍,怎么過大江啊!

難不成真要在江都跟大虞軍死磕?

問題是,就算是死磕贏了,過不去江也是白搭啊!

“我要大軍兩個月內必須集結完畢!”

思忖一陣,楚考烈王獨斷專行的下達了死命令。

同樣覺得兵貴神速遲則生變的春申君也認可了這個意見,早點去,說不定還能夠救下姑蘇;去晚了,說不定虞軍都修整完,整合了江東離心勢力了。

“誰人可為將?”

楚考烈王問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

楚國名將凋零,景陽死后,春申君已經算是楚國的第一名將,除此之外,楚國還真沒有什么有名的將領,就算是項燕,在這個時代也只是一個出彩壯年將領罷了。

“臣愿領兵。”

春申君硬著頭皮說道。

其實春申君真的有心推薦項燕,但他之前舉薦的景行已經喪師身死,已經不好再舉薦,且項燕的年齡問題也是一個坎兒,又不是王族出身,統帥幾十萬大軍,他還沒有這個資格。

不過,項燕不能為主將,但是作為副將還是可以的。

春申君準備提要求。

然而春申君還沒有開口,楚王卻開口道:“辛苦你了,副將選誰?李園怎么樣?”

不怎么樣!

楚王的這句話,讓春申君眉頭微皺。

李園原本是春申君的門客,春申君鬼迷心竅聽了李園的掰扯,把李園的妹妹李嫣送到了宮中,結果李嫣備受寵愛,而李園的就此得勢。

可氣的是,得勢之后的李園,竟然隱隱有了不聽他命令的征兆。

春申君近來新收的幾個小貴族門客更是跟他說,李園狼子野心,一旦楚考烈王有個三長兩短,李園絕對會暗害他,然后奪權。

一個人這么說也就罷了,可是三個五個都這么說,春申君就有些懷疑了。

畢竟,三人成虎。

而這個時候,春申君的謀主朱英也勸了他差不多的話,這讓春申君對李園更加起疑。

不過,上司的問你人選的時候,只是給你面子,可不是真的讓你決定人事。

人事權是當權者的第一逆鱗。

就算是董璜,也是因為核心屬下都是歸心且經過時代檢驗的將領,軍權也牢牢抓在手里,這才會放心掛雞的。

因而春申君只能夠壓下對李園的不滿,轉而想到另外的問題。

想到李園,就想到那些門客,想到那些門客,春申君忽然又有了算計:“大王,臣聽聞,不少縣君麾下都有不少精銳之士,豢養私卒數以萬計,不若這次沿路廣招私卒,臣預計,沿路或可得十萬精銳、四五十萬大軍!”

“這么多?”

楚王眉毛一挑。

六國之中,楚國是郡縣制最不徹底的國家,也是分封制度最盛行的國家,內部有著大大小小的封君,像是春申君,就有十二縣的封地,昭、屈、景等王族出身的楚之“三戶”,更是一度極為強盛。

如今雖然屈氏、昭氏已在秦楚之戰后漸趨沒落,景氏一族不久前也元氣大傷,楚王都以為國內沒有強橫的封君力量了,什么時候暗搓搓的冒出了這么多強力的封君?

這個數量可比得上楚王最初估算的伐虞軍隊總數了。

“伱可自行安排……若是多帶封君的話,是不是集結軍隊的時間更少?”

楚王雖然有了一個一石多鳥的絕妙主意。

“臣和李園可先從率領五萬正軍、各自私卒和十萬縣卒從陳都出發,沿鴻溝——穎水南下,一路整編沿途縣君的部隊、征用他們的糧草,最后在壽春整編;同時可讓項燕在夏城(武漢)整編水軍、收集船只、集結沿途私卒、縣師,前往鳩茲(蕪湖),我掩護大軍過江,搜尋敵軍主力,戰而勝之!”

“根據敵軍動向來看,敵軍主力應該在金陵到吳縣一代,如果此時虞軍還沒有攻下吳地的話,我們還可以與吳地軍隊前后夾擊。”

春申君說出了自己的戰略,但卻沒有說時間問題。

春申君也是知兵之人,哪怕是在境內戰斗,后勤等方面的壓力降到最低,但兩個月的時間已經夠短了,再縮減,這場仗恐怕要懸了。

“可!”

楚考烈王點了點頭。

如此一來,可以動用的軍隊,比之前預想的五十萬還要多,可能達到六七十萬。

如此多的軍隊,還拿不下一個不知道從哪個旮旯里冒出來的虞國?

楚考烈王安心的回后宮找美人兒李嫣玩耍去了。

剛剛,他完成了對李嫣的承諾,給了李嫣的哥哥李園一個立大功的機會,今晚李嫣也該好好鮑答他吧?

又能解鎖新姿勢啦!

楚考烈王對這個美人是愛不釋手,實在是太媚了啊!

他已經暗下決心,日后一定立李嫣為王后,他死了,就讓他和李嫣的兒子即位,到時候李嫣就是王太后!

另一邊的春申君卻沒有考烈王這么好的興致,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召見了心腹朱英和新收的門客何寧。

何寧是一名戰爭代行者,他有一個特殊的兵種——寵姬,這是一個跟董璜的舞姬差不多的兵種,不過董璜是自用,而他卻用來討好土著。

他先是依靠送寵姬,打通了朱英的門路,然后又通過送寵姬,討得了春申君的歡心。

當然了,他最后的目的是復制李園的道路,送寵姬討得楚考烈王的歡心,最好能夠懷上楚考烈王的孩子,然后找機會殺了楚考烈王和、春申君,獨霸楚國國政,然后與大秦好好掰掰腕子。

身為戰爭代行者,何寧很看不起那些只會跪舔的蠢貨,在他看來,以楚國的國力,實在不行,就發展舟師,封鎖長江,與大秦劃江而治唄!

要是操作好,趁著大秦主力攻擊趙魏韓的機會,奪會郢都(江陵)、鄧(襄陽),進而攻占巴蜀,說不定還能夠遏制住秦國的攻勢呢!

當然了,這都是后話,現在最重要的是舔好春申君。

好吧,他也舔了。

但他堅定的認為,他的舔和別人的舔是不一樣的,他今天跪著把別人舔軟了,是為了明天能夠硬起來讓別人舔自己。

春申君把今天發生的事情和兩個心腹一說,然后看向了何寧。大肆使用縣卒作戰的主意就是何寧出的,胥友裕等人背叛的消息也是他傳出來的;當然,何寧的妹妹們也很棒——何寧自稱那些寵姬都是他的妹妹。

“你怎么看?”

春申君問道。

“姑蘇那邊恐怕已經失守了。”

何寧摸著心口苦笑。

“怎么回事?”

春申君還沒有開口,朱英就已經忍不住了。

姑蘇離著陳都千里之遙,你何寧憑什么知道?可是有什么其他的消息渠道?

不過,雖然是發問,但也未嘗不是專門提醒何寧解釋的意思,畢竟伴君如伴虎,萬一被春申君懷疑何寧有什么秘密渠道可就不好了。

作為何寧的同道中人,朱英也算是在幫他。

見春申君也看了過來,何寧再次摸了摸胸口,無奈道:“君侯容稟,屬下與孿生兄弟一體雙生、心靈相通,今日心臟劇痛,恐怕弟弟已經死在姑蘇了。”

何寧半真半假的說道。

他的真話是,姑蘇真的已經完了,他的弟弟也已經死了;假話則是,那個人就跟他的妹妹們一樣都不是真的血親,而是他的特殊武將,也是他的復活手段。

他死了,就可以在這個武將身上身上復活,平時該武將也能夠獨立行動,其實就跟董璜和董翓的關系差不多。

只不過,他并沒有董璜這么奢侈。

董璜麾下一流英雄眾多,連董翓這個有“曹魏八虎騎之夏侯淵本人能力”雙重模板結合的天才武將都可以養在黃金屋中,不讓她遇到危險;但是何寧卻只能夠把他的復活手段用出來。

不過,何寧也是聰明,利用這個武將的其它特性,讓他自帶一座城市冒充戰爭代行者,結果還真釣到了胥友裕這條大魚。

本來何寧覺得,憑借滅掉胥友裕等十幾個戰爭代行者聯盟的功勞,他應該能夠起飛,可結果……

賠了夫人又折兵!

“節哀。”

春申君和朱英只能夠如此安慰。

倒是何寧很快振作起來,獻策道:“大王既然讓李園作為君侯的副將,這或許是一個機會……”

“慎言!”

春申君大怒。

但何寧卻和朱英對視了一眼,都明白了彼此眼中的意思:李園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