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家

第二章:權字之爭

宋朝的皇宮整體并不算大,但是,殿宇卻不算小,延慶殿作為皇帝的日常起居之所,自然殿閣眾多。

前殿之外,有數個小隔間,稱為殿廬,用作朝臣候見及日常值宿。

一眾宰執大臣領命之后,便在內侍的帶領下起身去到殿廬當中,準備草擬正式的制書。

劉娥命人將趙恒的遺體安置到后殿之后,便帶著趙禎一起,來到了距離殿廬最近的前殿當中,等待宰執大臣呈上擬好的遺制。

略顯空蕩的前殿當中,最中間的位置空著,劉娥坐在旁邊稍小的座上,趙禎則是站著,侍立在她的身側。

二人都沒有開口說話,讓殿中顯得有些沉默。

當然,現在的場景下,他們兩人一個死了丈夫,一個沒了爹,說什么顯然都不太合適。

劉娥沒有心情說話,趙禎也在慢慢梳理自己當前的狀況。

如今的他,自我認知是一個現代人,但是,身體卻是十二歲的少年趙禎。

擁有著原身所有的記憶,腦子里卻又像是有一張張影片一樣,存在著趙禎此后幾十年的經歷。

雖然這份記憶繁雜不堪,暫時趙禎不敢觸碰,但它的的確確存在。

這種狀況,不得不說是古怪之極。

但不管他到底是現代人穿越,還是死后的宋仁宗重生,又或者是別的什么,終歸他來到了這個時代,一切已成定局。

一念至此,趙禎不由有些后悔。

早知道有這么一天,自己當初就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對,不然也不至于像現在一樣,文不成理不就的。

作為一個大學畢業數年的社畜文科生,國家辛辛苦苦培養他在初高中學的那點物理化學知識,早就在高考前的文史題海戰術當中,被無情的掃出了腦子。

現在的他,連基本的化學反應和物理定律都背不出來,更不要提穿越者必備的水泥,煉鋼,黑火藥這三大法寶了。

這幾樣東西,別說造出來,原材料是什么他都不知道。

所以,依靠狂點科技樹大殺四方這條路,在他這算是徹底廢了。

至于農業……嗯,對他這么一個城市里長大,連農田都沒見過幾次的現代人來說。

大米,大豆他能分的清楚,但是,沒脫殼的水稻和麥子放在他面前,估計他有一半的概率都會選錯,更別說是種了。

當然,除了這些之外,穿越者一般還有一個必備技能,就是對歷史大勢的了解和把握。

可惜的是,他雖然高中學文科,但大學專業也不是學宋史的。

所以,他對宋朝歷史的了解,也就僅止于高中課本而已。

而且,最關鍵的是……誰家好人考完試還看書啊!

作為一個多年前就把高中課本扔到犄角旮旯的人,趙禎現在能記住的關于宋朝的,無非也就是重文輕武,強干弱枝,積貧積弱,冗官冗員冗費這么幾個關鍵詞。

除此之外,陳橋兵變,澶淵之盟,王安石變法,靖康之難這些著名的歷史事件他也知道。

再有就是那折磨死人的唐宋八大家,嗯,范仲淹的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記得……

可問題是,這沒有丁點用啊!

誰能告訴他,丁謂是誰,好的壞的?

曹利用是誰,有什么事跡?還有馮拯,王曾,任中正,錢惟演,張士遜這些人,又是哪位?

……

說白了,北宋一百六十七年國祚,落在歷史長河當中,也不過就是薄薄的幾頁而已。

如今這些高不可攀的權臣顯貴,顯赫世家,在后世的記錄當中,連被提起名字,都是一種奢望。

輕輕的嘆了口氣,趙禎忽然變得有些沮喪……

他就是一個最普通,最普通的平凡人而已,和所有人一樣,按部就班的上學,高考,畢業,工作……終日為生計而奔波勞碌。

作為蕓蕓眾生的一員,他最終將匯入時代的長河中,伴隨著生命的消逝,成為只被某幾個人記得的過去。

然而如今,這樣一個平凡人,被突然卷進歷史的漩渦當中,他第一時間感到的不是興奮,而是惶恐和無力。

不過,也只是片刻,他就重新打起了精神,努力從這種情緒當中掙脫出來。

畢竟再怎么說,他也算是有著超越這個時代的眼界。

雖然現在看起來好像沒什么用,但既來之則安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更何況,雖然搞不清楚具體是什么情況,但是至少,他腦子里還有趙禎此后數十年的記憶。

即便是因為其太過龐大,讓他暫時不太敢觸碰,可有它在,也總能讓他在這爾虞我詐的朝局當中多幾分底氣。

勉強理清了思緒之后,趙禎便試著將精力放到了眼前的局面之上。

目前看來,他這個開局還算不錯。

作為剛死了爹的皇太子,下一步等著他的,就是大宋朝的至尊寶座。

當然,如果不是大宋這個誰都打不過的朝代的話,就更好了。

只不過……

趙禎抬頭看了一眼用手撐著額頭,正在閉目養神的劉娥,心中又是一陣苦笑。

就算是書上沒講過,但是,這位劉太后的名聲,他多多少少也是聽到過的。

歷史上唯一一個從歌女變成皇太后的傳奇人物……

雖未像武則天一樣稱帝,可卻實實在在的垂簾稱制,壓制了趙禎這個正牌皇帝足足十年。

甚至在臨死之前,她還穿上了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袞袍,進到趙家的太廟當中,行了皇帝才能行的祭祀之禮。

剛剛,雖然只是短短的片刻,但劉娥在趙恒去世之后的冷靜和決斷,還有在一眾大臣面前毫不掩飾的凌厲氣勢,都更讓趙禎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這絕對是一位厲害人物!

所以,哪怕是接下來即將繼位為君,可頭頂上有劉娥這樣的人壓著,他之后的日子,也只怕未必會好過。

這般想著,安靜的延慶殿中,卻突然響起了一陣腳步聲。

趙禎抬眼看過去,卻見一個面白無須的老太監走了進來。

當然,這么說也不準確,因為宋朝沒有太監這個官職。

對于這些宦官內侍,上位者一般直呼其名。

其他情況下,通用的稱呼是內人,若有品級的話,便和外朝一般,以官職相稱。

眼前的這位,名叫雷允恭,官至入內押班,所以更準確的稱呼,應該叫雷押班。

劉娥手下得力的宦官有很多,但是,大多都在各處有差事。

雷允恭雖然不是其中官職最高的,可卻是日常跟在劉娥身邊,最受信任的兩個宦官之一。

聽到腳步聲,原本在閉目養神的劉娥也睜開了眼睛,雖然依舊撐著額頭,但是身上卻彌漫出一股淡淡的威嚴氣息,問道。

“時候過去不短了,遺制還未擬好嗎?”

趙禎抬頭看了一眼不遠處案上的香爐,卻見上頭的檀香,的確已經燃盡了一大半。

外頭的這些宰執大臣們,都是科舉出身,擬定制書對于他們來說,更是做熟了的事。

遺制雖然緊要,但過去這般時間還未呈上,的確是有些不尋常。

看來,劉娥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派了人前去詢問。

面對劉娥的詢問,雷允恭拱手行禮,隨后道。

“回圣人,臣去探問過了,諸位宰執擬制時,對其中有些地方生了分歧,丁相公和王參政爭執了起來,所以才耽擱了些時間。”

“爭執?”

劉娥秀眉微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口氣當中隱隱帶著一絲不滿。

但也只是片刻,她的臉色就平靜下來,坐直了身子,吩咐道。

“仔細說來!”

和劉娥一樣,聽到雷允恭說外頭的宰執大臣們起了爭執,趙禎心中也有些意外。

還是那句話,遺詔而已,無非就是把皇帝臨終前說的這些話,用雅訓哀婉的措辭寫好,最多就是加一些贊頌生前功績的話進去罷了。

這有什么可爭執的嗎?

然而事實偏偏就是如此……

得了吩咐之后,雷允恭很快便開口,將自己打聽到的消息說了出來,而趙禎也在他的敘述當中,慢慢將殿廬中發生的事情還原了出來。

且說一眾宰執大臣送走了皇后和太子之后,便一同來到殿旁的小屋當中草擬制書。

唐制,中書省負責草制,門下省負責審核,尚書省負責承旨施行。

入宋以后,三省虛置,中樞機構轉移到中書門下,也即唐時的政事堂,這種情況下,草制之事一般情況下由翰林學士負責。

但是,遺詔和普通的制書不同。

因先帝已逝,新帝未立,所以皇權處于暫時性的空缺當中,無法像普通制書擬定的過程當中以皇權予以核準。

這種情況下,對于制書內容的書寫,自然要慎之又慎,由宰執大臣親自進行,是最合適的。

當然,具體由誰來執筆,也并不是隨意而定的事。

首先,樞密使和樞密副使負責軍政,肯定是沒有資格上手的,又因宰相一般負責最終的審核,所以,也不宜親自執筆。

所以,書寫制書的責任,就落在了兩個參知政事任中正和王曾的身上。

草制之事,尋常時候算是一種權力,但是,在這種場合下,其實更多的是壓力。

要知道,遺詔上書寫的每一句話,都需要所有宰執大臣達成一致,并最終一起簽名,方算是終稿,可以呈送入宮。

缺了任何一個人,制書都是無效的。

這種情況下,書寫之人輾轉騰挪的空間很小,反而會因措辭的問題,受到其他輔臣的質疑。

所以,理所當然的,執筆的責任落在了相對年輕的王曾身上。

一般來說,遺制的內容,分成三個部分。

首先是對大行皇帝生平的梳理,其次也是最關鍵的,就是傳位和輔政的事宜,最后一部分,是對喪儀的安排。

確定了執筆之人以后,一眾宰執大臣分別落座,便開始逐字逐句的商議遺詔該如何寫。

前面的部分,稍有爭議,但是總的來說,還算順利,直到寫到傳位和輔政事宜時,情況發生了變化。

“大行皇帝有言,太子殿下尚在沖年,適臨庶務,雖于柩前繼位,但保茲皇緒之事,當屬于母儀,既是如此,何必稱權?”

殿廬之中,丁謂看著面前王曾寫下的‘軍國事權兼取皇太后處分’幾個字,眉頭皺起,對眾人開口道。

“本相以為,可去權字,書軍國事兼取皇太后處分即可。”

說完之后,他環顧四周,目光從在場眾人的臉上依次掠過,霸道之意盡顯。

殿廬之中的氣氛有些沉默。

丁謂此人,身兼首相,次相二職,又是劉娥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因此行事素來專橫。

權之一字,在宋制當中極為常見,其意取姑且,暫代之意,用在此處,亦是如此。

加上權字,意味著皇太后暫代君權。

去掉權字,則意味著,以遺詔的形式,賦予皇太后處分國事的正式權力。

這一點,在場眾人都心知肚明,但面對丁謂威脅的目光,在場眾人雖皆為宰執,也不由有些默然。

見此狀況,丁謂的臉上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轉身對著王曾道。

“諸宰執皆無他言,可去權字也!”